国民党军队内部复杂的派系结构为众所周知,除了中央军之外,还包括许多地方军。这些派系之间互相牵制,中央军内部也分为嫡系和旁系。而在这些派系中,有些更为突出,例如陈诚的“土木系”、胡宗南系、汤恩伯系等。
以胡宗南系为例,起初它的力量较为单一,仅由第1军构成。但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胡宗南迅速扩张,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队,人数甚至达到几十万之多。由于胡宗南的部队主要驻扎在西北地区,因此相较于其他地方的部队,其战力较为完整。 抗战胜利后,胡宗南的部队虽然仍以西北为主,但其派系的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地区。部分部队被派往东北和华东,甚至有些部队被抽调使用美械,与美军协作,参与到不同战场的战斗中。与此同时,胡宗南还派兵参与山西和中原的战斗,进一步拓展了他的影响力。 在华北方面,胡宗南也不甘示弱,他指挥了第34集团军,进驻石家庄并占领了该地区。第34集团军下辖两个军,其中第3军在进入华北后迅速接管了石家庄的防务,并借用从日本军队中缴获的武器进行装备,使得其战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可是,由于该军所处的位置紧邻我军的华北根据地核心区域,随着我军野战部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第3军最终成为了最先被歼灭的目标。 1947年10月,第3军军部和第7师在清风店一战中被全歼。随后,驻守在石家庄的第32师及保安队也在11月被歼灭。石家庄的解放不仅是我军首次对国民党守卫的重要城市进行大规模攻坚战,更是成功将晋察冀根据地与晋冀鲁豫根据地连接起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第3军在被歼灭之前,曾对自己的武器装备进行过详细统计,揭示了该军当时的军备情况。根据统计,第3军军部下属的野炮营在编制上应该拥有12门炮,但实际上只有9门,而且其中3门为苏联援助的115毫米榴弹炮。这些火炮的弹药严重不足,几乎成为了“废炮”,因此他们请求补充6门新的野炮,以补齐编制。 此外,第3军还应该拥有两个山炮营,理论上有24门山炮,但实际装备只有10门,显示出其山炮力量的不充足。在迫击炮方面,第3军的配备情况还算不错。82毫米迫击炮的装备数量为64门,但由于其中有7门无法使用,实际可用的只有57门。每个步兵营平均配备3门82毫米迫击炮,这个装备水平在当时算得上是较为优越的。而对于60毫米迫击炮,第3军理论上应当在连级单位中配备,但实际装备量为55门,平均每个步兵连配备1门,相比其他中央军来说,配备量偏少。 值得一提的是,第3军在石家庄还缴获了大量日军的掷弹筒,总数达370具,平均每个步兵连配备了6具以上。这些掷弹筒弥补了60毫米迫击炮数量不足的问题,使得部队的火力得以提升。 在机枪装备方面,第3军拥有116挺马克沁重机枪,这些机枪配备到各个营中,每个营至少配备6挺。此外,第3军还缴获了107挺日式重机枪,这些缴获的武器显著提高了部队的火力水平。 在轻机枪方面,第3军的装备更加丰富,拥有623挺捷克式轻机枪,每个步兵连至少配备9挺,装备量相当充足。同时,第3军还从战场上缴获了379挺日式轻机枪,进一步增强了其机枪火力。 至于步枪,第3军原本装备了6707支七九步枪,足以满足其步兵团和其他分队的需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石家庄战役中还收缴了近10000支日式步骑枪,这些枪械的最终用途尚未明确,但无论是用于换装还是分发给其他部队,都是重要的军事资源。尽管第3军未能收缴到日军的火炮,但他们却成功地获得了一批日式坦克和铁甲列车,这些重型武器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战斗支持。在石家庄战役后,缴获的坦克和铁甲列车成为了第3军的重要装备,尽管这些重武器在当时国民党军中并不常见,但它们仍为第3军的战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发布于:天津市汇盈配资-银行股票配资-配资策略平台-股票怎么加10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